北藝大藝管所電子報第 24 期
















點此展開圖片詳細介紹(無障礙描述)
本期電子報聚焦於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的學生學習與實習經驗,呈現學生從文化理論、藝術實務到實地參與的豐富歷程,展現藝術教育在真實世界中所產生的轉化與價值。
報導首先介紹一位目前於 Erasmus School of History,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就讀的媒碩士學生。她擅長於藝術大學課程與系所設計,曾於荷蘭實習,參與國際推展與文化專案,並擔任人文與藝術研究助理。她從書寫中獲得深層的理解與喜悅,認為協助他人書寫是一種角色轉換,也是一段圖像化、具結構性的創作過程,體現文化書寫的力量與多元性。
緊接著,電子報分享多位學生在各地實習的真實經歷。透過他們的觀察與參與,可以看見藝術管理教育如何與社會實境接軌。學生們形容這段過程為「新鮮」、「探索」與「連結」,每天都有新的體悟。例如,有學生曾參與新竹文化局的親子小戲劇表演,擔任工作人員與「鳥語翻譯」角色,協助非語言演員與觀眾互動;另有學生於桃園兒童美術館帶領孩童以自然素材創作風箏,促進孩童在戶外學習與藝術創作之間的結合。
電子報中也提到實習中遭遇的挑戰與應對方式,如演出突發狀況、臨時調度、與孩童互動的難題等。其中一位學生回憶起排練時出現的混亂情況及演員動線調整問題,但最終團隊仍冷靜應對,讓演出順利完成。學生們普遍認為這段經歷不僅鍛鍊了組織與應變能力,更帶來了「堅真、包容、受到啟發」等深刻收穫。
實習地點涵蓋多元場域,包括馬祖南竿見學之旅。學生們探訪津沙聚落、茶室文化、媽祖信仰地標等地,深入理解戰地文化與生活歷史。透過參訪馬祖民俗文物館、北海坑道與軍事遺址,學生進一步連結在地文化資產與藝術行政的實踐。
電子報後半部則回顧「2024年度十大藝文新聞」記者會活動。由北藝大藝術所辦理,記者會公佈今年最具代表性的藝文焦點,包括:「英國國會慈善基金、捷克莫內史奇美博物館展覽」、「臺美共同策劃《尖光:尋光之路》展覽」、「坂本龍一逝世與數位紀念活動《KAGAMI》」、「故宮《大美不言》特展」等,反映台灣藝文界與國際連結的成果與展望。
最後,報導整理本所近期成果與活動亮點,包括期末交流餐會《藝難忘》、課程分享與展演回顧等,呈現學生與師長共創的學習成果。未來展望方面,亦提及即將啟動的「113-2 EMAA 甄試班與課程」以及「2025藝術行政與管理研討會」的規劃,持續推動藝術教育與管理研究的深化與實踐。
整體而言,本期電子報不僅呈現學生的學習成果與成長歷程,也突顯藝術行政教育如何與文化實踐、社會議題、國際視野密切結合,展現北藝大藝術所積極推動多元教育與公共參與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