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藝大藝管所電子報第16期













點此展開圖片簡介(無障礙描述)
期數與發行資訊: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 電子報 NO.15,出刊日期:2019年1月17日。
封面主題:
– 文資研討會精華
– 揭開藝管課面紗
– Creativity×City 共創參與
– 2018十大藝文新聞揭曉
– 鈴木伸治談橫濱與神奈川藝術計畫
– 新藝十、藝術推廣與公共關係、我的交換生生涯、日本關西移地教學
文資研討會精華: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於2018年12月6日至7日舉辦「文化資源經典講座暨研究生學術研討會」,以「新參與時代(New Engagement Era)」為主題,聚焦共創、協作與共享價值的探討。日本橫濱市立大學鈴木伸治教授以「Creativity×City」為題分享橫濱、神奈川地區藝術活動的社群參與經驗,強調居民參與為藝術活動成功的關鍵。
鈴木教授提到,「橫濱三年展」透過善用在地空間創造都市魅力,「黃金町市集」則從賣春街區轉型為文化藝術聚落。其關鍵在於透過「歷史、日常、交流」將文化導入都市生活。
共創參與論壇:
以「共創參與」為主題,邀請桃園木藝生態博物館、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小鎮文創等代表,探討如何在場域與鄉村文化中發展民眾參與。
陳佩歆強調「和居民一起做」是大溪木藝博物館的特色。張世傑則以「雲嘉嘉營劇場連線」說明去中心化治理,強調文化政策應回應環境變化。何培鈞分享如何透過在地合作與社會創新促成地方永續,提出「竹山數位身分證」與「社區貨幣」等創新策略。
揭開藝管課面紗:2018十大藝文新聞
由藝管所主辦的十大藝文新聞票選活動結果出爐:
- 衛武營藝術中心盛大開幕,高雄蛻變為南部藝文重鎮(得票率近7成)。
- 藝文工作者薪資低,文化部與立委擬立法改善。
- 文化部爭取逾141億預算,啟動最大規模文化內容投資計畫。
- 國表藝三館一團到位,邁向表演藝術新紀元。
論壇亦討論藝術工作者權益與勞動保障,並提到藝術行政的重要性與專業性,呼籲政府與文化部應正視其勞動條件。
文化資產應用研究:日本關西移地教學
曾介宏老師帶領學生赴日本關西地區進行實地參訪,包括姬路、倉敷、小豆島等,深入探討文化資產保存與應用。
- 廖品薇:探討岡山城作為博物館的古蹟再利用議題。
- 梁施琦:觀察倉敷美觀、大原總一郎的文化保存行動,及居民對文化資產的自豪與認同。
- 周昱伶:在直島感受居民自發推廣社區藝術,體現真正的社區參與與認同。
我的交換生生涯:
藝管所許詠甄至日本京都造型藝術大學交換,展現其勇敢追夢的態度。
她分享課程中學習茶道、參與藝術創作與展覽,透過與日韓學生交流,觀察各地藝文市場。面對語言與生活上的困難,她學習融入文化,並由在地朋友獲得支持。她對京都自然與都市的融合、民眾生活與文化的緊密連結深感佩服。
總結:
第15期電子報聚焦「新參與時代」與文化治理變革,展現藝術行政與社區、居民、文化資產之間的深層關聯與創新模式,也從學生與教師的觀點共同勾勒出文化實踐的多元面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