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唸藝管所,可以釐清過去自己工作的盲點,並可於日後工作中應用新的策略。」

— 孫瑞君 104級校友(財團法人臺北市榮耀文創產業基金會執行長)

在職場上累積的經驗、得到的經歷也許會讓就讀研究所的體驗更不一樣。孫瑞君回想起當時大學畢業前已經確立自己不會在原本的專業——會計行業發展,因而一畢業便加入傳播公司,擔任電視節目企劃,並機緣巧合地參與了紙風車文教基金會「319鄉村兒童藝術工程」的演出。

下鄉演出成為了孫瑞君踏入劇場的關鍵,因為在鄉下免費演出會接觸到很多民眾,而這些演出對於較少接觸藝文的民眾來說很重要,為他們開啟一個新的視野,這令孫瑞君覺得從事劇場工作充滿意義,希望可以用藝術影響更多人。除了幕前演出,孫瑞君也得到機會跟隨團隊繼續學習劇場相關的技術,隨後也因為人事調動,成為了團隊的行政,她笑說:「一開始也蠻排斥(當行政),因為不能繼續演出,但之後發現原來我蠻適合當行政。」就是這樣,在劇團學到不同範疇的技能後,踏上了她的藝術行政之路。

實戰與理論交匯 重新喚醒腦海記憶

離開劇團並累積一定經驗後,孫瑞君選擇成為自由工作者,開始在國內外的藝文圈接案,並在過程中認識了很多從北藝大藝管所畢業或正在就讀的工作夥伴,令她重新檢視自己的職涯發展。「自己之前比較多是在兒童劇的世界工作,如果要跨到現代戲劇,或是更多不同領域的表演藝術,需要讓自己視野更開拓,所以就去考(北藝大藝管所)。」

孫瑞君認為經過工作的洗禮,再回到校園讀研究所更能夠使學術理論與實戰經驗相輔相成,發揮更大作用。藝管所的課堂上著重學生和老師的交流,孫瑞君猶記得當時老師常常會邀請擁有相關經驗的同學進行分享,這些分享和交流的過程,讓她梳理過去的工作實務經驗,再結合課堂上學到的理論,讓自己能更有系統地分享,也讓她回到職場制定工作策略時能更篤定的規劃和決定。

除此之外,藝管所的課程分為不同學術領域,讓同學能夠全面地獲得不同範疇的知識。孫瑞君認為,課程可以讓她重新理解,和喚醒自己的記憶。她以「藝術行銷策略研究」課為例,老師在課堂中分享的延伸閱讀期刊論文,會讓她連結自己曾經接觸過的類似案例,進而思考自己是否能將其中策略應用在工作上。她也分享雖然自己是會計系畢業,但亦有修「財務報表分析」,不同的是,老師會因應藝文產業特性規劃教材,使課程更能貼近在藝文圈工作的實際需求,日後能夠在工作中應用。

策略思考 認清目標

「讀完藝管所後,會用比較策略性的角度思考現在面對的工作狀態或是在談論的議題,視野和格局都有所提升。」孫瑞君認為擁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同學就讀在職專班課程,能使課程和工作互相發揮最大的效益,她也建議有興趣就讀藝管所和在職專班的同學在報考前可以先思考自己想讀的原因,進而訂立明確目標,這樣才會使這趟研究生之旅來得更有意義、更有價值。

對於開設「領導與決策高階經理人藝術碩士在職專班」,孫瑞君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整個藝管人社群連結起來,並希望已經畢業的同學也有機會可以回到學校與學弟妹交流,因為業界其實很需要藝術管理人與人們交流的機會,如果彼此的連結多一點,相信會對凝聚產業共識發揮莫大的幫助。